品牌是双向性的;消费者从外面认知品牌,从里面认可品牌,再在从外面认同品牌。如此循环,完成了一个品牌的认知过程。当然要完成这样一个过程,企业管理的其他产品服务管理要素如有缺失,没有很好地形成平衡状态,品牌管理往往就容易形成表面现象,也失去了管理的重要基础。辞典里说,平衡是指物体系统的一种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或系统,除非受到外界的影响,它本身不能自有任何自发的变化。在不同的科学领域,它有不同的含义。
但平衡永远遵循一个四字原则:动、等、定、变。
动:平横不是一潭死水,是动态的。拿一个蓄水池举例,他是有进水和出水的。
等:平衡中得到的与失去的总保持相等,就好像进水总等于出水,才能保持水面高度不变。
定:保持平衡的特点就是平衡总保持稳定。
变:当平衡的一边改变时另一边也会随之改变,以达到新的平衡。
从这个透特点来看企业的品牌战略,是非常清楚的,也比较容易理解。
在企业的具体管理当中,失去平衡,企业必然要为此付出代价。这是“道”,这是规律,谁也无法超越。很多企业暂时的成功,最终结果也无法跳出规律的制裁。
企业的制胜策略,从常规来看,一是要有人,就是要建立卓越团队,设定愿景,创建中远期目标。其次是价值驱动,以人为本,高效管理。二是要有好的盈利模式,打造核心竞争力。三是追求完美的服务,树立优质的品牌。这些因素都是不断变动的,但无论如何变化,总会找到一种新的平衡,没有这种平衡,浮在上面的品牌,就不可能有好的表现,迟早会出问题的。
企业痴迷于品牌的力量是没错的,但对于产品质量和社会责任的忽视,品牌就失去了有力的支撑。其实品牌的力量源于质量与责任的支撑,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没有积累的品牌就会毁于一旦。
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企业的所有利润来源于社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持,更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一个企业特别是知名企业,在考虑自己的商品利益的时候,更应该考虑公共影响和社会责任。只有公共利益、社会利益得到满足,企业才能长久生存和发展。不讲道德,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最终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以损害社会和群众的利益来追求企业的利润或许企业能获得一时的发展,但最终会被社会抛弃,被市场淘汰。
品牌怎么说都是一个认知和体验的东西,也就是说,它始终在金字塔的塔尖,在它底下有一个因素发生问题,它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
因此,要成就一个成功的品牌是诸多因素集合的结果。只要把企业的卓越团队建好,拥有卓越的盈利模式,追求完美的服务,要把这些因素都平衡好,才能称得上有了管理品牌的基础。如果连这些基础问题都没有解决好,企业就会常常犯基础性的错误,这在消费者看来是完全不应该的,但还是有无数的企业在犯,就是他们忽视了品牌管理最为基础的平衡关系处理。
平衡好企业各方面的要素是管理好品牌的重要基础,各方面因素平衡不好,光品牌一个主要突出也是管理不好品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