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一个企业的健康成长,正如一个生命体一样,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多种因素集合而产生的结果;是生命体征的一种平衡作用产生的鲜活生命状态。如果其中某一要素缺失,都不能称之为一个健康的生命体。因此,我们说,健康的生命是一种平衡,同样。一个企业的健康成长,也是由于综合因素的平衡用力才能产生具有极强竞争力的成功企业,缺失了哪一块,都会影响企业的健康成长,甚至导致企业的失败。对于企业家来说,战略平衡,是一种实现愿景的方法,这包括可以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构建。现在,中小企业都对整个战略全局的把控还远远不够,特别是系统化的平衡关键因素考量不够。
平衡是一种水的智慧
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可能大家到处都可以看到这句话,运用的人极多,角度也不一样。但如果我们用来说它是一种平衡的智慧,那就非常形象了,也非常的精准。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没有怨咎。
“水”就是这种特点,它是“不争”的,它始终在暗处,不突出自己,没有自己的主体性,不刻意突出自己,却始终随遇而安,与万物相处和谐。
水式管理
水的这种特性,是一种对“道”的隐喻。表明了一种莫使所使,莫知所终的状态。针对这种特性,我们也可以叫“水式管理”,也就是把水的特性化为智慧,用在管理方面。“水式”管理者特征是:“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张绪通先生在《人生智能与成功的指导原理·序》中,曾对“水式管理”有过这样的解释:“水式管理”演绎出来,大致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概括:能忍人之所不能忍之气,能受人之所不能受之苦,能做人之所不能做之事,然后能成人所不能成之功。此外,至少还有下列意义,值得仔细思索:
1. 水自己流动,还不时带动其他物体。
2. 水流遇阻力或障碍时,水力随之相对的增加,释放出全部能量,消障碍于无形。
3. 水流无所不至。虽然有时极细微,可在岩石也能滴穿;水流不停的留住新的地域,开辟新的路线。
4. 水涤荡各种污垢,却其力不减。
5. 水经河流,注入大海。熏蒸成云,沛然成雨,滋养大地。复又聚会于海,周而复始,无论如何变化,永不失自我,也永不弃其惠泽之功能。
可见,水是一种内生之道,讲求万事万物内在的运行机制。
水是顺应万物的自然本性与万物发生关系的,是最讲求与自然万物生态平衡关系的。现在我们常讲,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实际上就是讲企业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讲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平衡关系。
心灵失去平衡,思想必然荒芜。
身体失去平衡,病毒必然缠身。
社会失去平衡,动乱必然频现。
国家失去平衡,纷争必然不断。
因此,平衡如水一样的敏感,如水一样的公平,如水一样的若隐若现。如水一样,感受着一个机体与团体的健康发展。
可以这样说,只要你懂得水,你就懂得了平衡的内在精要。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是孔子对水的理解。而朱熹这样解释孔子这句话的喻义,叫“智者乐水”,为什么呢?因为,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达于事理就是心智在人的全部生活及其目标的每个意识角落自由穿行;“周流无滞”就是新制度战略实践的全面而内在的把握。我们内心的智慧特征,与雨水的特征是相似的。
水式战略
水,柔软也坚硬。世界上任何事物,水都可以克服,并最终取得胜利。水是低调而锋利无比的智慧,一个企业的战略应是一种水的战略,是体现平衡思想的大智慧。
如果有一种水的智慧,你就能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智慧地平衡各类管理要素,让企业发展始终处于一种没有短板,齐头并进,综合使力,高速发展的健康状态。
很多企业发展中碰到这个那个问题,都是因为企业各个战略要素中没有协调平衡的原因。要不然是生产管理的好,但流程出了问题;要不然是生产管理没有问题,但销售出了问题。有时候销售很好,但生产又出了问题,常常是顾此失彼。
还有一些企业,当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之后,走到了能上市的关口,却发现自己的品牌非常弱,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并不高,对于短期利益来讲,在企业上市前,做一点形象提升的工作,以配合上市的销售,也无可厚非。但从长期来讲,并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效果都是一种即时的,即出级灭,给受众留下不了任何有效的品牌印象。
形象这东西是长期积累的,是和企业各种要素平衡协调发展起来的。
在这一点上,就需要一点水般的智慧,奔流不竭,穷天地,被四海。